中國在線教育風景正好
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道,中國企業在提供將IT技術引入教育的服務方面取得了飛躍式發展。在互聯網巨頭的支持下,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網絡授課人氣火爆。
圖爲8月23日,在上海展覽中心,參觀者在第六屆上海科博會上現場體驗人工智能在線教育系統。楊建正(人民視覺)
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道,中國企業在提供將IT技術引入教育的服務方面取得了飛躍式發展。在互聯網巨頭的支持下,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網絡授課人氣火爆。
據《今日美國》報道,數萬名美國人在遠程教授英語,借助遍及全球的通信技術和注入巨資的中國在線教育平台,與想要學習英語的中國人連接在一起。
英國《每日電訊報》分析稱,政府支持、技術進步和人們對教育的重視,共同促成了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蓬勃發展。根據瑞銀證券研究報告顯示,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5年超過1040億美元。
總體來看,中國在線教育在全球已屬于領先水平。目前,中國是全世界在線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。在線教育有力促進了不同區域的教育公平,大大提升了中國教育的整體質量。
中國在線教育發展至今,已在各方面取得顯著成效。近年來,中國不斷探索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。在線教育和面授教育有機融合,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、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無縫連接,中國在基礎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終身教育等各個領域都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模式。中國教育研究者們也結合具體實踐開展在線教育研究,不僅從理論上保障實踐的科學性,也探索出數字化時代人類學習的新規律。此外,中國在線教育采取政府、企業、學校、社會多元主體協作的組織體系,充分發揮了政府和市場各自在教育資源配置上的獨特優勢。
作爲互聯網大國,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、産業應用和模式探索創新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,可以爲在線教育發展提供強大支撐。中國在線教育發展具有衆多獨特優勢。
第一,中國體制爲在線教育發展彙聚力量。在線教育的資本和勞動力分布相對密集,有能力彙集各類技術、服務、資源,打造適應不同情境的在線服務。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在線教育發展,集中力量辦大事,有力地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彙聚。
第二,技術環境爲在線教育發展奠定基礎。目前,中國信息化基礎設施覆蓋面廣、設備先進、使用效率高,爲中國在線教育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。
第三,群衆需求爲在線教育發展提供動力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,廣大人民群衆對優質、靈活、個性化的教育資源需求旺盛,發展在線教育成爲必然。同時,區域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也推動在線教育不斷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。
第四,龐大人口爲在線教育發展建立支撐。一方面,作爲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,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,可以利用在線教育爲社會提供大規模、個性化的學習服務。另一方面,在線教育的供給者、需求者的信息素養與學習能力也不斷提高,這是在線教育發展的有利條件。
標准化、封閉化的教育供給與個性化、靈活、高質量的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,是當前中國教育的主要矛盾。未來是人機協同的時代,教育發展只有盡快適應主要矛盾變化,培養出的人才才能支撐起國家的跨越式發展。在人才培養體系中,尤其是政府爲主支撐的學校教育體系下,在線教育將憑借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整體優勢,促進中國教育事業整體走向現代化。
中國在線教育的發展潛力巨大,發展空間廣闊。未來,發展在線教育,中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。
一是加強基礎研究。在線教育研究只有順應了互聯網環境中的人類認知和發展規律,才能真正實現科學有序發展。
二是加大政策引導。政府需要制定前瞻性的引導政策。針對APP進校園、校外在線教育培訓等有爭議的話題,要堅持做出試點、守住紅線、鼓勵創新等原則。
三是推進協同發展。在線教育發展不是在平台、內容、資源、工具等方面單一發展,而是基礎規律、環境設備、教學模式、管理體系的整體變革。未來,需要以區域爲單位,進行整體教育改革試驗,形成真正的系統性的解決方案,探索在線教育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受訪專家:北京師範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鄭勤華
(張曉潔采訪整理)

特別聲明: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爲其他媒體的文/圖等稿件均爲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質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者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