甯夏銀川賀蘭縣“互聯網+教育”興趣課程讓課堂變了樣
今年3月份,賀蘭縣被確定爲自治區“互聯網+教育”示範縣。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積極探索“互聯網+”經驗,構建城鄉一體化的“互聯網+教育”發展格局,讓教育質量邁上新台階。
今年3月份,賀蘭縣被確定爲自治區“互聯網+教育”示範縣。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積極探索“互聯網+”經驗,構建城鄉一體化的“互聯網+教育”發展格局,讓教育質量邁上新台階。
網上選課促個性化發展,信息化建設不斷升級
11月22日,賀蘭縣第一小學內,稚嫩的童聲回蕩在校園中。作爲全區智慧校園建設應用示範學校,近年來,賀蘭縣第一小學不斷優化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環境,建設了智慧班級、遠程自動錄播、智寫筆互動課堂、學生智能一卡通終端、圖書智能化借閱、在線互動課堂等。
在智寫筆互動課堂上,孩子們拿起課桌上的平板電腦填寫題目答案,老師則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;在線互動課堂上,一位音樂老師在一間空蕩蕩的教室裏彈著鋼琴唱著歌,通過攝像頭和遠程連接,歌聲飄到了一所鄉村小學的教室裏;在智慧課堂上,任課老師將性安全教育的內容,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,安坐家中的家長們則可以通過手機APP,實時查看上課畫面,聽老師的實時教學內容……
不僅如此,自開展“互聯網+創新素養”工作以來,該校還陸續開設了“互聯網+教研”聯盟英語直播課堂、音樂視頻共享課堂、心理健康教育、電子科技興趣班、科普知識競賽等各種特色課堂,爲傳統教育增添了“智慧”的翅膀。
“在教學上,我們打破了時空限制,可以讓老師通過網絡實現互動,學習更優秀的資源,也可以對鄉村小學共享課程內容,實現校際間的互聯互通、共建共享。”賀蘭縣第一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在線互動讓教育資源更均衡
賀蘭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張少忠介紹,今年該縣以甯夏“互聯網+教育”示範區建設爲重點,先後投入6900余萬元,不斷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。分批次更新換代中小學計算機920台、多媒體終端750套,新建紙筆互動課堂32間,實現全縣中小學在線課堂全覆蓋,爲教育信息化順利開展提供基礎保障。
爲強力推進“互聯網+教研”聯盟,該縣以縣域內教育資源優質學校爲主體,成立“互聯網+教研”聯盟6個(初中聯盟1個、小學聯盟4個、幼兒園聯盟1個),采取“以強帶弱、以點帶面”的模式,組織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的結對幫扶,切實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,著力解決優質教師資源不足、農村薄弱學校學科發展不均衡的問題。
同時,今年賀蘭縣基于甯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,開通了29個名師工作室和83個課程社區,開展網絡環境下的集體備課、觀課評課、專題討論等教研活動,以網絡學習資源建設爲突破口,重點探索減輕學生課業負擔、提高教學質量的實踐模式,逐步形成“課上用、課下研、課外學”的信息化教學新常態。
除了智慧教學,在學校智能化管理上,賀蘭縣充分利用“雲校家”“智慧校園”等網絡資源,實現了教育體育局和學校之間以及內部的行政辦公、教師考勤、公文流轉、設備維修、安全管理等教育教學智能化管理目標。
“這次比賽中我們創作的主題是‘我的航天夢’,我是學校電腦繪畫社團的成員,畫過一些關于科技幻想方面的主題,所以我很快就畫完了,還有充足的時間幫助我的隊友。”賀蘭縣第二小學的李浩然同學說。在近日舉行的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上,他和同學余果、周伯韬參加了小學組電子藝術挑戰賽。
李浩然提到的電腦繪畫社,是賀蘭縣第二小學結合“互聯網+創新素養”工作而開辦的興趣社團之一,主要用于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。李浩然、余果、周伯韬三名同學,都是其中的成員。
自“互聯網+創新素養”工作開展以來,每周五下午,賀蘭二小積極開展拓展型“揚帆課程”學習。每一位教師會根據自身的專長開設拓展課的科目,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或特長,通過“雲校家”教育平台,自主選課參與學習。
“這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長久性的良性互動,還能讓學生在興趣需求中激發自主選擇能力與創造力。”大賽帶隊教師馬鑫穎介紹。
爲了培養、激發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,賀蘭二小還開設了機器人、電腦繪畫、電拼、多米諾骨牌、戲曲、書法等20多個校級社團。借助教學助手、移動講台等信息化手段,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,拓寬學生知識面與眼界,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。

特別聲明: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爲其他媒體的文/圖等稿件均爲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質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者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以“互聯網+教育”打造多元化運營模式

華中師範大學與中國聯通在武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。雙方將在中國教育領域,包括教育理論創新、戰略規劃、教育産品研發、新應用轉化等方面,全面深度合作,共同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。 [查看詳情]
貴州望谟縣對全縣中小學實施“互聯網+教育”工程
“互聯網+教育”將讓“個性化”教育成爲現實
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即將在我國召開之際,今天,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秘書長、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任友群做客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博“微言教育”,與網友交流互聯網、大... [查看詳情]
“互聯網+教育”從互聯網思維的角度去探索未來
“互聯網+教育”的理想場景,不分國界、不分老幼,隨時隨地接觸全球最好的教育資源。如今,它正在破土而出、蓄勢待發。它帶來變革、帶來沖擊,也帶來更多新的希望。 [查看詳情]
“互聯網+教育”:機遇、挑戰與應對
“互聯網+”會給教育帶來什麽樣的改變?在迎接“互聯網+”的挑戰時,教育又將面臨什麽樣的風險?我們又該如何做才能享受“互聯網+”帶來的紅利大餐,而又不會成爲車輪碾過的孤魂野鬼呢? [查看詳情]
海南探索“互聯網+教育”新模式
2014年,海南省先後獲批全國教育裝備綜合改革試驗區和教育信息化試點省。一年來,海南省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,加強教育裝備配備,實現城鄉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。 [查看詳情]
複旦大學:“互聯網+教育”時代MBA如何突圍
複旦大學管理學院近日向公衆宣布,將改造現有的MBA教學模式,以適應新的形勢。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,複旦管院用來與在線教育PK的“殺手锏”之一,竟然也是“互聯網+”。 [查看詳情]